銅和鋁的焊接
在工業領域中,銅和鋁都是良好的導電材料,由于鋁比銅的密度小,價格便宜、資源豐富,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可以代替銅使用,這樣不僅能降低成本、減輕產品重量,還能合理利用資源。
由于銅和鋁的物理及化學性能相差很大,因此焊接過程中存在以下困難。
1).鋁的高溫氧化
由于鋁和銅的熔點相差423度,因此它們很難同時熔化,高溫下,具有較強親和力的鋁會發強烈的氧化反應,形成氧化鋁,氧化鋁的存在使填充材料與銅不能很好地熔合, 因此焊接時要采取防止氧化和去除氧化物的措施。
2).形成銅-鋁金屬間化合物
銅和鋁在高溫時無限固溶,隨著溫度的下降,鋁在銅中的溶解度逐漸下降,到固態時為有限固溶,形成鋁和銅金屬間化合物,當銅在小于13%時,鋁銅合金綜合性能最好,因此焊接時合理控制焊縫中的銅含量,盡量縮短銅與液態鋁接觸時間,均可提高銅和鋁焊接接頭的強度與塑性。
3).焊縫易產生裂紋
由于銅的線膨脹系數比鋁大0.5倍,焊后在銅-鋁的焊縫處產生較大的殘余應力,當殘余力值較高時,易產生裂紋。
4).易形成氣孔
銅和鋁的導熱性能非常好,熔池結晶過程很快,因此高溫治金反應過程中形成的氣體或鋁和銅在液態時熔解和吸收的氣體來不及逸出熔池表面,殘留在焊縫中形成的氣孔。
銅和鋁的焊接工藝
1).數字化脈沖熔化極氣體焊護焊(脈沖MIG焊機)
以偉晟公司的DSP系列數字化脈沖熔化極氣體保護焊為例,可將焊機程序中的焊接類型設為:AS 1.2 Ar,即用鋁合金數據庫系統,采用直徑為1.2mm的ER2319鋁銅合金焊絲,也可用ER4145鋁硅合金焊絲代替,保護氣體為99.99%純度氬氣。為達到均勻熔化,要將電弧中心向銅側偏移0.5倍工件的厚度距離,在焊接過程中,為不降低接頭強度,須保證金屬間化合物的厚度小于1um。ER2319和4145焊絲中添加Zn和Mg元素,可以限制焊接過程中Cu向Al的過渡;Cr和Mg元素,有利于填滿樹枝晶的間隙;Ti、Zr、Mo等元素有利于細化組織,Si和Zn元素的添加,可以減少金屬間化合物的數量。 為了更好提高接頭強度,可將銅母材加工成V型或K型坡口,在坡口表面鍍上60um厚度的鋅,以降低縫中銅的含量,即可得到滿意的接頭力學性能。